3. 根据原文内容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
A.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,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,只能算是进士、
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。
B.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,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,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,可见唐
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。
C. 地方举送,礼部考试,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,科举制度得以完善,跟后来的明清 科举已无区别。
D. 隋唐至宋,科举考试的资格、科目、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,这应与各 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。
【答案】1. A 2. B 3. C
【解析】
1. 试题分析:B项,“先后成为取士科目”中“先后”二字于文无据。C项,“进士一科……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”错误。隋代无介绍,唐代唐高宗、武则天以后,才“最为社会所重”,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。D项,隋代无介绍,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。
2. 试题分析:B项,《送孟秀才序》中所称进士,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,而非及第的“前进士”。
点睛: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,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、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,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、因果倒置、曲解文意、无中生有、混淆范围、偷换概念等等。此题选项B偷换概念。
3. 试题分析:C项,“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”错。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,但考试内容、时间、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。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,但作为文化常识,学生应有基本了解。